(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这些歌声里,流淌着2020脱贫记忆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题:这些歌声里,流淌着2020脱贫记忆
新华社记者何玲玲、顾小立
2020年,是一首不朽的战贫凯歌——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8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
岁末年终,踏歌而行。在一片片已经脱贫的热土上,唱响起一首首发自肺腑的幸福之歌,饱含着脱贫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记录与期待。请跟随新华社记者的脚步,一起体味歌声中的“脱贫2020”。
“富脑袋”:“美”梦,成真
达板的速度美名传
齐心干
尕日子越过越舒坦
达板的精神百姓们赞
睡梦里展开了笑脸
……
马月说,她是听着花儿长大的。
2020年,马月25岁。这一年她成了一名地包養地道道的化妆师。包養網她的人生“美”梦,从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眉笔、腮红、高光、眼影……摊开马月的化妆包,琳琅满目的化妆工具令人应接不暇。马月说,从小她就觉得,化妆师就像“魔法师”一样神奇,“因为‘变美’这种魔法,只有化妆师掌握得最好。”
火柴描眉,红纸涂嘴——在马月的家乡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不少上了年纪的当地人对于“化妆”的印象仅限于此。长期的贫困,让她对“美丽”的追求曾经只能是一种奢望。“以前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学化妆既不敢想,也没可能。”
今年5月,通过村上组织宣传,马月了解到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美容美发班,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学习一技之长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
“听到消息的那一瞬间,真的有种‘天上掉馅饼’的错觉。”收拾行囊,马月马上赶到学校,成了班上的一名学员。
“每天按时上课,老师悉心指导,还给我们每个人免费配了专业的化妆包,化妆工具一应俱全。”参加培训1个月后,马月就顺利拿到结业证书。
“结业的标准是我可以独立完成一整套的新娘妆发,我做到了。”马月说。
东乡集中在该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美容美发、挖掘机、烹饪等多项全免费培训班,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脱贫致富。近5年来,当地已有近2万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在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接受培训走向社会。
“赶上好政策,真是让人‘睡梦里展开了笑脸’。”马月说。
虽然马月的工作越来越忙,但每次回到家里,她都会给爱美的母亲化一次妆。看到镜子里精心装扮过的母亲,马月总是动容地赞叹:“妈妈,只是一个长了皱纹的女孩。”
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261个,“职教一人,脱贫一家”正在各地成为现实。马月和她的同龄人们,正运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实现梦想,改变命运。
“致富花”: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啰喂
喜洋洋啰啷啰
只要我们啰喂,多勤快啰啷啰
不愁吃来不愁穿啰啷啰
……
武陵山深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乡间阡陌之上,悠远的土家啰儿调在高山间久久回荡。当地人说,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石柱家喻户晓。“不愁吃来不愁穿”,是石柱人一直以来真真切切的愿望。
“过去村里有什么?说白了就是‘三大坨’:洋芋坨,红苕坨,苞谷坨。种不好,运不走,没人买。”87岁的马培清在石柱中益乡华溪村生活了一辈子,说起过去的日子,老人家记忆犹新。
三顶“帽子”——支柱产业“空白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老人儿童“留守村”——多少年来压得村民喘不过气。而比贫瘠的土地更可怕的,是村民贫瘠的观念与思想。
“我的大儿子只会埋头种地,不懂其他技术。我的二儿子陈朋也不争气,整天捧着个酒瓶在村里闲晃荡,连村里送他养的母猪,都被他卖掉买酒了。”马培清说。
“土坑坑”里真的长不出“金果果”?华溪村人不认命。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农村还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在决定带领村民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时,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一连几个晚上没睡好觉。“空中”有蜂飞,“地上”飘果香,“土里”藏黄精——一张立体农业布局的蓝图,在村干部和老百姓心中渐渐明晰。
“小目标”既定,奋斗不可缺。王祥生一次次来到马培清家中,来和陈朋谈心:
“现在政策这么好,这个家还得靠你撑起来。”
“老母亲还要靠你养老,你要给两个娃做表率。”
……
看着邻居们热火朝天的干劲,陈朋终于告别了“酒瓶”,在自家地里养起了蜜蜂,种起了药材。今年,马培清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5年来,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增收可持续性稳步增强。越来越多像马培清这样的家庭,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金饭碗”:再见了,猎枪
山寨的夜晚静悄悄
凤尾竹随风轻轻地摇
歌声悠悠传山寨
姑娘小伙在一起
……
这首拉祜族歌曲《山寨的夜晚静悄悄》,是“90后”娜四最爱的歌曲。
娜四的家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这是一个只有17户人家的拉祜族小山寨。
耳朵上戴着一对亮闪闪的耳坠,脚上穿着一双高跟鞋,瘦瘦小小的身躯,让人很难想象——娜四曾是寨子里唯一的女猎人。
“大概十三四岁,我就能自己上山。20米外的野猪,当年我一枪就能放倒。”
回忆起自己的狩猎技巧,娜四脸上至今仍写满了自信和得意。
布朗山上植被茂密,土包養網地肥沃,雨水充沛,用当地人的话说“插根筷子都能发芽”,但住在山上的拉祜族人却世代以狩猎为生。
“不打猎就没吃的。”她说,村里人过去曾尝试过种粮,但因不懂种植技术,只会“刀耕火种”,烧一大片山不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一年的收成也只够吃几个月。
2016年初,云南省打响“包養網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娜四的生活,从此迎来转机。
“这里山林资源丰厚。”在曼班三队驻村5年的扶贫工作组组长罗志华说,山还是那座山,但村民们的日子可以变得不一样。
原本连育秧苗、撒化肥都不会的娜四,在扶贫干部指导下,全家已种下18亩茶树和4亩水稻。2019年,娜四家收了2000多公斤稻谷。“再也不用担心断粮了。”她说。
2020年4月,云南省正式宣告拉祜族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娜四所在的曼班三队也实现了脱贫。
脱贫后的娜四,再也没有去打过猎。
这位寨子里唯一的女猎人,成为了最后的女猎人。
现在的娜四,喜欢在网上买首饰、衣服。每当夕阳西下,她经常和村民一起,聚到村里的小广场上,唱歌跳舞。她希望自家的茶树快快长大。
“卖茶叶赚了钱,我要买一辆小轿车,开车去赶街。”娜四说。
生态补偿,是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新希望。
数据显示,全国生态扶贫共带动300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增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项目也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林草植被面积持续增加。和娜四一样,不少年轻人正在生态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大道上奋勇向前。(参与采写:马莎、周文冲、庞明广)